(2025教88)关于开展2025年数字化教材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各教学单位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指示精神,顺应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以数字教材为引领的新形态教材建设,学校决定开展本科数字教材建设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结合我校实际,立项建设一批符合时代精神、质量优先、配套资源丰富、呈现形式灵活、信息技术和AI技术应用适当的数字教材,逐步形成内容优质、技术先进、应用广泛,适配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数字化教材体系。2027年,立项建设40种左右高质量数字化教材。通过本次数字教材立项建设,加快推进我校教材数字化转型,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申报范围

1.申报立项的教材须适应于我校本科教学需要,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相对应,含本科教育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专创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制课程等课程教材。思政课和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相关课程暂不列入数字教材申报范围。

2.重点支持以下领域的课程教材: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我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急需学科专业的本科专业课程教材;体现我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成果、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及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教材;符合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人才培养需要的本科专业课程教材。

三、申报条件

1.编写团队。教材编写实行主编(第一编者)负责制,主编对教材编写及总体质量负责。主编具有高级职称,学术功底扎实,主持过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含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等专业、课程建设项目),主讲相关课程两轮及以上。编写团队师德师风良好,包含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及行业专家,鼓励跨院校、跨领域、跨学科协作。

2.教材内容。教材内容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具备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体现中国特色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结构严谨、体系完备、资源丰富,符合学科专业标准与学生认知规律。同时,要凸显数字教材特征,充分展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的互动性知识体系,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信息交互与教学过程管理彰显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导向,契合社会对相关学科领域人才需求。

3.技术支撑。数字化教材需适配主流操作系统和终端设备,支持多种形式呈现,具备在线测试、虚拟实验、视频讲解、实时答疑、知识图谱关联等交互式功能,为教学评价和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4.其他要求。申报教材须具有前期成果,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课程等项目支撑的教材。鼓励各专业面向行业企业实际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将产业真实需求与前沿技术融入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教材。已出版的传统教材若升级改造为数字化教材,修订内容原则上需占原书的 1/2 以上

、建设管理

1.项目管理: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负责教材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实施。

2.建设周期:立项建设周期为2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不能按时出版又没有提出延期申请或经延期后仍不能完成的,取消立项资格,且2年内不得申报学校教材建设项目。

3.项目验收:出版教材须为具有书号的正式出版物,部署在出版单位自主可控的公共服务平台上,保证教材内容安全和系统运行安全,保障教材资源质量和服务质量。其中:(1)立项时已出版的数字教材,自立项名单发布之日起,至少要经过一个学期的应用与完善,修订后重新出版,方可申请验收。 (2)立项时尚未出版的数字教材,需正规出版并投入教学使用后,方可申请验收。

4.经费资助:获批立项的教材资助5万元/部,经费主要用于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技术平台的使用、素材采集与制作等,出版验收后予以资助。

四、申报流程

1.自主申报。项目负责人填写《衡阳师范学院新形态教材建设立项申报表》(附件1)。

2.学院推荐。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教材的内容、主编及团队成员进行政治把关,进行充分论证审查审核把关,签署明确意见后,确定推荐教材名单。

3.学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审核各教学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立项评审,确定最终立项建设名单。

材料申报

1.《衡阳师范学院2025年首批数字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书》(附件1),一式三份。

2.《衡阳师范学院首批数字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

3.《数字化教材编写团队成员政治审查表》(附件3),一式一份。

2025年11月14日前,以学院(部门)为单位将以上材料纸质稿(签字盖章)提交至行政办公楼319室,电子稿(命名:学院+项目名称+申报人姓名)发送到教研科邮箱hynujyk@163.com,逾期不予受理。

六、工作要求

1.教学单位党组织要严把政治关,对本单位主编和参编人员的政治立场、教学功底、学术水平和师德师风进行审核,审核同意后党政领导签字加盖部门党委公章,校外参编人员由其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审查。未提交或未通过政审的项目学校不予推荐。

2.教学单位应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积极申报,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数字教材编写工作,培育出更多高品质的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

3.各教学单位数字教材建设为契机,将数字教材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深度融合,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数字教材在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1.衡阳师范学院数字化教材立项建设申报书

        2.衡阳师范学院数字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汇总表

      3.数字化教材编写人员政治审查表




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2025年1015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