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教87)关于做好2025年下学期“课堂革命活动月”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各教学院:

加快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践行“课是舞台、课是未来”的质量文化理念,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学校决定以AI驱动教学评一体化:从深度学习到素养生成为主题,开展2025年学期“课堂革命活动月”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背景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工具辅助”向“生态重构”深化,尤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大语言模型(LLM)的驱动下,教育数字化进入以“教学评一体化”为核心的系统性变革阶段。我校在2024年下学期聚焦“数字化赋能课程学习评价”、2025年上学期探索“AI赋能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到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已初步构建了智慧教学平台与深度学习课堂的实践框架。然而,传统教学中仍存在目标与评价割裂、数据反馈滞后、素养培育难量化等痛点,亟需通过AI技术打通“目标—教学—评价”闭环,推动课堂生态从“深度学习”向“素养生成”跃升。

二、活动主题

本次课堂革命活动月的主题是AI驱动教学评一体化:从深度学习到素养生成

三、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借助AI技术实现如下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构建动态评价体系,通过多模态数据(如课堂行为、学习轨迹、交互反馈)实时追踪学生素养发展进程;二是强化教学与评价的协同性,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与适配性评价任务,使评价深度嵌入教学全过程;三是推动教师角色向“数智型引导者”转型,通过AI工具支持教学目标设计、过程诊断与效果优化,最终形成以素养为导向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四、活动时间

2025年1015125

五、活动形式

(一)学院层面

各学院应结合学科特点,从以下活动中选择或组合开展,重点探索AI如何驱动教学与评价的深度融合。

1.“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工作坊

组织教师参与“目标-活动-评价”一致性设计培训,重点学习如何利用AI工具(如学习通、雨课堂的数据分析功能,或DEEPSEEK等大模型的生成能力)将素养目标转化为可观测、可评价的课堂任务和评分准则。工作坊可产出嵌入AI评价工具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并组织同行评议

2.AI赋能的素养导向课堂实践与观摩

组织教师开设公开课,展示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与反馈。例如,运用AI助教进行课堂问答分析以评估学生思维深度,或利用大模型生成个性化探究任务并自动评估其逻辑性与创新性,从而动态调整教学节奏,使课堂评价直接服务于学生素养的生成

3.“素养画像”构建与案例孵化活动

组织教学团队基于多模态数据(如课堂表现、作业作品、项目实践记录等),利用AI工具构建动态的、可视化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并阐释其在教学改进中的应用价值。优秀案例将纳入学校教学创新库。

4.学生AI素养与评价能力提升活动

面向学生举办“AI赋能下的学习反思与规划挑战赛”。要求学生利用AI工具(如大模型)对自身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学习反思报告,并制定下一阶段的素养提升计划。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主成长意识。

(二)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统筹组织跨学院的交流、评估与推广活动,旨在形成全校性的“教学评一体化”改革氛围与共识。

1.举办“教学评一体化”研讨活动

遴选在AI驱动教学评一体化方面实践效果突出的案例,组织跨学科研讨,重点探讨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学习评价的无缝衔接,以及如何证据化地呈现学生素养的生成过程。

2.开展“AI支持的教学评一体化”实施情况专项调研

由教务处牵头,对全校各学院应用AI技术支持教学过程性评价与素养评价的广度、深度及效果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将形成分析报告,明确优势与不足,为制定下一阶段的支持政策与资源投入提供依据。

3.组织“教学评一体化”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与推广

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并评选“AI驱动教学评一体化”的优秀实践案例。评选标准突出评价嵌入教学过程的自然程度、数据证据的丰富性以及对学生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获奖案例将通过专题网站、案例集等形式进行推广,其团队在申报相关教改项目时将获得优先支持。

六、工作要求

1.破除形式化。各学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革命活动月工作方案,要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保障有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杜绝应付式参与。  

2.聚焦真问题。各学院要针对课程教学痛点问题来设计具体活动方案。  

3.打造样板课。每个学院至少产出1个可推广的“教学评一体化”课程示范案例。

4.实行清单管理对各学院的主要工作任务按“必选任务+自选任务”模式实行清单管理,具体见下表所示:

序号

任务类别

具体内容

1

必选任务

1.至少组织1次聚焦“AI驱动教学评一体化”的主题工作坊或教研活动;
2.围绕活动主题,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至少设计并推出1节院级公开课或示范课,并组织1场学生课堂体验焦点访谈(需提交录音稿)。
3.至少遴选并提交1个高质量的“教学评一体化”课程示范案例;

2

自选任务

1.以课程组(或教研室)为单位开展“AI+”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借助AI对课堂教学实录进行诊断分析(如师生互动比例、提问类型分布、课堂节奏波动等),不断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2.以课程组(或教研室)为单位开展“AI+”课程学业评价研讨活动;

3.制作并提交能反映课堂革命过程与亮点的微视频(约5分钟);

5.注重成果凝练。各学院活动开展须遵循量与质的并重,既要关注活动的全面开展,还要关注活动的质量与成效。总结材料要真实、完整地反映活动全过程。

6.评选优秀学院。活动结束后,有意向申报优秀的学院填写《2025年下学期“课堂革命活动月”优秀学院申报表》(见附件)提交至教务处。教务处对申报优秀的学院组织开展评选,同时,给予优秀学院一定的奖励与支持。

7.及时总结报送

2025年1215日前提交如下总结材料:

1)学院总结报告(不低于2000字,条理清晰地陈述活动期间开展的工作、成效及反思)。

2)过程材料(每项活动附2-3份核心佐证,如教学视频片段、教学平台数据截图)。



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20251013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教务处